特斯拉最新财报呈现出一幅矛盾图景。10月22日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远超市场预期。然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7%至13.7亿美元,导致盘后股价下跌近5%。
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两大因素。在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到期前,消费者集中下单推动交付量达到49.7万辆的历史新高。同时,能源存储业务表现亮眼,储能部署量创下12.5吉瓦时的纪录。
但盈利压力不容忽视。运营支出激增50%至34亿美元,其中研发费用达16.3亿美元,主要投入HW5.0芯片、Robotaxi及Optimus项目。监管信贷收入持续下滑至4.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22亿美元。
为应对补贴退坡,特斯拉本月推出了售价39,990美元的Model Y低配版,比基础版便宜约11%。这一价格策略虽有望刺激销量,但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将叙事重点完全转向人工智能领域。他透露,在奥斯汀已有无驾驶员车辆行驶超过25万英里,预计到2025年底将在8到10个都会区推广Robotaxi服务。不过这一计划相比三个月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的目标已明显缩水。
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马斯克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产品”。特斯拉计划明年一季度展示Optimus V3原型,年底启动百万台产线建设。但马斯克也坦承,人形机器人缺乏成熟供应链,几乎需要从零构建。
市场对特斯拉的AI转型战略存在疑虑。投资者关心三个核心问题:汽车业务能否支撑转型期的高投入;AI业务的商业化时间表是否可靠;持续增加的资本支出会否拖累财务状况。
特斯拉正处在关键转型节点,既要维持汽车业务基本盘,又要巨资布局AI未来。这场转型赌注的结果,将决定特斯拉最终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还是一家AI科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