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商业 » 酒店业存量改造新趋势:老旧物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酒店业存量改造新趋势:老旧物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近期,酒店行业掀起一股存量物业改造热潮。格美集团斥资13.1亿元接手上海阳光城总部,计划转型为酒店或租赁住房;佛山原龙行总部大楼空置两年后,将改造为全季酒店;更引人注目的是贵州”天下第一水司楼”,这座烂尾楼经格美集团改造后,最贵房型达3688元/晚,入住率超60%,实现从烂尾到盈利的华丽转身。

这一趋势背后是酒店行业的深刻变革。2024年全国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客房规模达1850万间,市场趋于饱和。存量物业凭借核心地段优势和成熟客群基础,成为酒店集团拓展业务的新选择。相比新建酒店,改造老旧物业能节省土地出让金和建设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拼楼”模式成为新亮点。在同一栋建筑内引入多个酒店品牌,通过品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华住集团就将全季、桔子、汉庭置于同一楼宇,形成”垂直酒店集群”。这种模式既能共享公共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借助会员体系实现客流互通。

然而,拼楼模式也面临挑战。高端与经济型酒店混居可能导致品牌定位模糊,人员复杂增加管理难度,品牌间还可能因客源竞争引发内耗。

为提升物业价值,业界探索出创新解决方案:空间分层复用,将低楼层打造为商业空间,中高楼层设计差异化住宿区;资产联动运营,与周边商业体合作形成生活圈;通过物理区隔和统一管理,化解拼楼痛点。

老旧物业与酒店业态的融合,不仅是酒店业在存量市场破局的关键,更是城市空间资源盘活的重要路径。随着运营管理持续优化,这一模式将释放更大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酒店业存量改造新趋势:老旧物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