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行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腾讯视频近期跟进优酷的战略调整,大幅缩减版权剧采购规模,将重心转向平台自制内容。这一转变标志着行业从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向深度参与内容制作转型。
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前后是重要转折点。此前单集剧集制作成本在200-300万元,平台版权采购预算可达千万级别,利润空间充足。如今,S级和S+级版权剧的单集采购预算已降至600万元,三大平台持续压缩外采剧集数量。
腾讯视频本轮调整聚焦头部项目,将每年版权剧采购量缩减至个位数,仅保留A+或S级优质内容。平台对项目评级标准更加明确,大IP、剧本质量和头部演员成为核心考量因素。
这一转变促使平台深度介入制作环节。腾讯视频要求casting流程透明化,参与重要角色遴选,并建立演员、导演、编剧资源库。同时设置两道验收机制:开机前全剧本验收和定剪后全片交叉验收,确保内容质量。
商业模式也随之调整。自制剧和定制剧占比提升,平台从孵化阶段开始付费,降低了片方风险。定制剧采用新的资金结算方式,片方前期垫付30%,交付过审后平台支付剩余款项。
在短剧领域,各平台布局各异。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爱奇艺更名App专注微短剧,而腾讯视频则明确区分长视频与中短视频业务线,要求长剧工作室群聚焦S级项目。
行业专家分析,这一系列调整意味着长视频平台正从哥伦比亚影业的投资模式转向迪士尼的深度运营模式。平台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深度参与制作环节,寻求在持续亏损压力下实现盈利突破。随着腾讯视频与优酷战略趋同,爱奇艺预计也将跟进,整个行业生态将迎来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