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布局UV打印机等新业务寻求突破。这一动作背后,是其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的现实挑战。
据招股书显示,创想三维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达440万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7.9%,稳居行业首位。然而2024年其出货量降至72.06万台,市场份额被后来者拓竹科技超越。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营收增长至22.88亿元,利润却下滑至8866万元。
面对竞争压力,创想三维正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其3D扫描仪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以37.7%的出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该业务营收达8635.2万元,同比增长显著,平均售价也回升至3042.7元。
在资本市场层面,创想三维的IPO具有特殊意义。目前二级市场尚未出现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若其成功上市,将成为该领域“第一股”。二级市场分析师指出,尽管公司当前利润水平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但其稀缺性仍将吸引投资者关注。
行业分析显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超70%。除创想三维外,尚无其他企业进入IPO进程。拓竹科技虽以120万台的年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一,但其上市计划仍存变数。
为提升竞争力,创想三维计划重点发展UV打印技术,并推进无限轴等智能3D打印技术的研发。同时,公司还将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3D扫描仪新产品,进一步拓展产品矩阵。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有消息称拓竹科技也有意布局3D扫描仪领域,未来竞争或将加剧。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创想三维若想获得更高估值,需要尽快提升利润水平,证明其持续盈利能力。
总体而言,创想三维的IPO尝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也将为整个消费级3D打印行业的资本化路径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