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阅文发布三款AI创作工具:AI是助手而非创作者,助力网络文学IP开发

阅文发布三款AI创作工具:AI是助手而非创作者,助力网络文学IP开发

在近日举行的2025阅文创作大会上,阅文集团给出了AI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的明确定位:人负责讲故事,AI是人的助手。这一回答直面了当前行业的核心关切——AI在文学创作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阅文此次密集发布的三款AI应用——「妙笔通鉴」、「版权助手」和「漫剧助手」,清晰地划定了AI的应用边界。这些工具并非要取代创作者成为流水线式的「码字工」,而是作为创作者的「第二大脑」,辅助好故事的诞生,同时成为IP价值的「放大器」。

阅文集团CEO侯晓楠强调:「IP是灵魂,AI是技术引擎和放大器。」这一表述精准概括了阅文对「IP+AI」战略的定位。在AI能力日新月异的当下,阅文选择让AI退居「助手」之位,专注于解决创作过程中的「体力活」,而非关乎灵魂的「脑力活」。

「妙笔通鉴」作为核心工具,专门解决长篇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记忆焦虑」。它能精准挖掘伏笔、检索细节,避免作品前后矛盾的「吃书」现象。数据显示,妙笔大模型的作家周使用率已超过75%,「妙笔通鉴」在发布前就有超2000位作家参与共创。

在IP开发端,「版权助手」和「漫剧助手」则展现出更强的进攻性。「版权助手」能在数秒内生成包含故事梗概、人物小传的完整设定集,极大降低了IP筛选成本。而「漫剧助手」作为一站式平台,覆盖从剧本改编到生成动态视频的全流程,其漫剧业务仅探索一个季度就产出30部播放量破千万的作品。

阅文的AI布局本质上是在推动「创作平权」和「开发平权」。通过降低创作门槛,让更多有创意的「故事家」能跨越技术障碍;同时打破IP开发的头部效应,为海量中腰部作品创造被看见的机会。这种审慎而务实的态度,或许正是AI在内容领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阅文发布三款AI创作工具:AI是助手而非创作者,助力网络文学IP开发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