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商业 » 稀土产业深度解析: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与投资逻辑

稀土产业深度解析: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与投资逻辑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端制造和国防科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稀土永磁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这一战略资源正迎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全球48.4%的稀土储量和69%的产量。更重要的是,中国建立了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中游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2.3%,永磁材料产量占比约90%。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赋予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10月9日出台的新一轮出口管制政策,标志着中国对稀土管控进入全面升级阶段。新政通过扩大管制物项范围、实施长臂管辖和技术封锁,从根本上重塑了全球供给秩序。同时,国内稀土开采配额增速已显著放缓,中重稀土配额维持不变,凸显其战略价值。

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和节能家电构成稀土永磁材料的三大应用领域。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渗透率将达40%,为稀土需求提供长期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到2035年将贡献全球1-2万吨的稀土需求增量。

尽管西方国家力图构建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但海外新项目从建设到稳定运营需要漫长周期和巨大投入。美国MP Materials和澳大利亚Lynas等企业的产能规模与中国头部企业相比差距悬殊,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替代。

随着供给端收缩与需求端扩张的双重驱动,稀土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中国稀土产业已形成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的双寡头格局,两大集团控制全国98%的开采配额,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这一战略资源的调控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稀土产业深度解析: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与投资逻辑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