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业务的竞购进程近日取得新进展。据路透社报道,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初步报价对该业务的估值已达到50亿美元,凸显出这一全球咖啡巨头在其最重要且最具挑战性的市场之一所面临的高风险与高回报。
竞标者对该业务的估值主要基于星巴克中国2025年预计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10倍左右,范围在4亿至5亿美元之间。至少有一位竞标者提出了高达“十几倍”的估值倍数。这一估值水平使星巴克中国与其最大竞争对手瑞幸咖啡处于相近的估值区间,后者交易倍数约为其未来12个月EBITDA的9倍。
相比之下,星巴克的全球企业价值是其过去12个月EBITDA的20.6倍,截至近期市值约990亿美元。中国作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门店数量占其全球总数五分之一以上,但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4%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14%。
面对本土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星巴克采取了罕见的价格调整策略,推出更多本土化产品以吸引消费者。截至6月29日的季度,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收入增长。公司在其最新财报中表示:“国际市场创下销售增长纪录,中国业务重返增长轨道。”
据路透社上月报道,星巴克已邀请约10家潜在买家在9月初提交非约束性报价,但尚未确定出售股权的具体比例。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明确表示,公司计划保留“有意义”的股权,排除了全面出售的可能性。
参与竞标的机构包括凯雷集团、EQT、高瓴投资、春华资本、贝恩资本、KKR以及科技巨头腾讯等全球私募股权公司和中国投资者。目前尚不清楚所有受邀方是否均已提交报价,多数机构对此不予置评。
这笔交易若成功达成,将成为近年来全球消费品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具价值的潜在剥离交易之一。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本土品牌不断抢占市场的背景下,此次竞标过程将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