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公开表示,若最高法院未能支持其广泛实施的关税政策,美国政府可能不得不撤销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等贸易伙伴已达成的多项贸易协议。这一表态引发国际市场对全球贸易体系稳定性的新一轮担忧。
特朗普在会见波兰总统前对媒体强调:“如果我们输掉这场官司,美国将承受巨大损失。”他特别提到美欧贸易协议,称欧盟已同意支付近万亿美元,协议“已经完成”,但若关税案败诉,“可能只能全部撤销”。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积极推动最高法院快速审理此案。争议焦点在于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是否授权总统基于国家紧急状态实施关税。政府律师已提交加速审理动议,希望最高法院能在9月10日前决定是否受理此案,并在11月初进行口头辩论,以期尽快作出裁决。若法院接受该时间表,裁决速度将远快于常规程序(通常需等待至明年夏季)。
此次诉讼源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一项裁决,该法院认定特朗普以紧急权力实施全球关税的行为超越总统权限,违反了IEEPA的规定。判决指出,该法律授予总统“监管”进口的权力,但并不包括实施广泛关税的授权。这一裁决影响了特朗普政府今年实施的多数关税措施,包括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报复性关税。
尽管特朗普政府声称IEEPA允许总统为应对国际威胁单方面实施关税,但上诉法院维持了国际贸易法院的原判,认定相关关税不合法。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败诉,美国政府已在制定备用方案。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他对最高法院支持总统的IEEPA使用权充满信心,但同时透露政府正在准备“B计划”。可能的替代方案包括启用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尽管其效率和效力可能不及IEEPA。
分析认为,此案不仅关系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存续,更将对美国总统贸易权力的边界产生深远影响,其结果可能重塑美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