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商业 » 股东知情权边界争议:凯风创投与骏玖电子纠纷揭示创投治理难题

股东知情权边界争议:凯风创投与骏玖电子纠纷揭示创投治理难题

近日,凯风创投与骏玖电子之间的股东知情权纠纷持续引发关注。这起案件自2024年7月立案以来,已历时数月,目前仍在司法程序中,成为创投圈热议的焦点。

骏玖电子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汽车电子软硬件研发,客户包括吉利、蔚来等知名车企。2022年至2023年间,公司完成两轮融资,凯风创投作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5%。

2024年5月,双方签署第三轮追加投资协议,凯风创投明确表示”公司已履行股东知情权义务”。然而两个月后,凯风创投突然提起诉讼,要求查阅39项经营资料,包括供应商清单、采购合同台账等敏感信息。

骏玖电子认为这些要求涉及核心商业机密,一旦外泄将威胁企业竞争力。而凯风创投则主张其行为完全符合《公司法》赋予的法定知情权。

法律专家指出,本案的核心争议在于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公司法》第33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相关文件,但未对”会计账簿”的具体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凯风创投要求的39项材料中,部分内容明显超出法定知情权范畴。

这起纠纷的影响已超出个案范畴。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因股东纠纷导致企业估值下调的案例同比激增34%,其中科技型初创企业占比达62%。银行风控部门也将此类诉讼列为红色预警指标。

业内专家建议,应在投资协议中嵌入”分层披露机制”,将敏感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审批程序。同时,推动司法解释细化”正当目的”等抽象概念,建立行业指导案例库,以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

这起案件不仅反映了新兴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治理困境,也为中国创投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股东知情权边界争议:凯风创投与骏玖电子纠纷揭示创投治理难题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