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新能源车主在高速服务区遭遇充电难问题。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10月1日充电量达3254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服务人次同比增长41.02%至157.6万。全国约三分之一高速充电桩满负荷运转,e充电平台收到用户诉求超1.9万件。
充电困境主要源于三大矛盾:节假日“潮汐效应”导致需求激增,沪陕高速泌阳服务区国庆前两日充电需求较平日上涨200%;服务区空间有限,难以满足多企业充电点位布局需求;2024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同比增长超50%,但充电设施建设受场地、电力增容等制约。
面对痛点,行业正加速变革。河南交投在60多对服务区新增1400余根充电枪,华为600kW全液冷超充实现“一秒一公里”。比亚迪推出“兆瓦超充”和双枪充电技术,理想汽车布局5C超充站。国网推行充至80%离场优惠措施,提升周转效率。
行业专家指出,解决高速充电难题需构建“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立全国统一充电信息网络。中石化正升级加油站为充换电网络,国家电网通过车网互动试验推动智慧电网建设。尽管短期内车主仍需面对排队难题,但多方协作的立体补能网络正在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