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黑芝麻智能首席营销官杨宇欣接受专访,揭示了这家本土芯片企业在智能驾驶产业变革中的战略布局。
杨宇欣指出,智能驾驶竞争正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他特别强调,芯片行业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由于芯片研发周期长、迭代慢,市场需要多家供应商通过差异化产品满足多元需求。这一判断基于历史经验——无论是PC还是手机时代,芯片领域都未曾出现单一垄断者。
黑芝麻智能的进攻路线图清晰明确:首先是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从已规模出货的A1000芯片到新一代”武当”系列,已获得多个定点项目,预计年底前将释放量产信息。其次是持续推进技术突破,更高算力的A2000芯片即将交付样片,其原生支持大模型的特性已吸引多家客户完成设计方案。
第三个战略重点是全力推动出海。杨宇欣观察到,中国车企正从”内循环”走向”全球共舞”。海外智能驾驶演进节奏相对温和,这为中国成熟的智驾方案提供了绝佳机遇,但挑战在于必须与国际研发流程和标准接轨。
在技术路径方面,杨宇欣提出”收敛论”:市场玩家正在减少,技术路线也在收敛。高速NOA已成为标配,行业焦点全面转向城市NOA,端到端、VLA、大模型上车等成为公认研发方向。为此,黑芝麻智能将在年底前宣布与头部算法公司的深度合作,构建从芯片、模型到基础软件的全栈支持生态。
展望未来,黑芝麻智能将依托汽车产业链的天然延伸,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杨宇欣透露,像”具身智能”和机器人这样的新兴领域,其产业链与汽车产业重叠度超过50%,这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杨宇欣最后强调,在中国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芯片企业,必须是那些能获得资本支持,并能以过硬技术精准匹配客户快速演进需求的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