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完成北京首例健康数据交易以来,医疗数据交易市场开始缓慢启动。2025年4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向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销售100余例颅脑MRI影像数据,成为首个将医疗数据资产使用费纳入国库的案例。头部医院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二级医院、民营医院等机构纷纷申请数据资产凭证,在交易所上架健康数据。
然而,市场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从供给端看,数据资产化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以影像数据为例,一个包含1000例患者的数据集,仅数据治理成本就需5-6万元。加上律所合规评估的5-6万元费用,以及交易所确权费用,单个影像数据集的固定成本轻松超过10万元。
更关键的是合规难题。健康数据的所有权属于患者,医疗机构仅拥有管理权和使用权。当数据用途从“研究”转为“商用”时,现有协议界限模糊,医疗机构难以承担法律风险。这导致许多拥有大量数据的供应商不敢轻易参与交易。
需求端同样存在障碍。目前可交易的数据资产品类稀少,同种数据缺乏竞争,价格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多家企业表示在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愿意购买数据,但市场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业内预计,健全的健康数据交易体系还需要2-3年时间搭建。随着多个城市卫健委已启动相关项目,与企业合作探索标准化路径,这个千亿级潜在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真正崛起,重塑医疗数据价值创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