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AI搜索广告困境:Perplexity高管离职暴露行业盈利难题

AI搜索广告困境:Perplexity高管离职暴露行业盈利难题

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正面临多重挑战。公司估值虽高达180亿美元,但盈利模式尚未跑通,尤其在广告业务上遭遇明显挫折。2024年第四季度,其广告收入仅为2万美元,相比超过1亿美元的年化营收(主要来自订阅和API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广告业务负责人Taz Patel在任职仅9个月后突然离职,进一步暴露了公司在商业化探索上的困境。尽管Perplexity与TurboTax、Indeed等品牌建立了试点合作,尝试在AI问答中嵌入赞助链接,并上线购物功能,但收入贡献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Perplexity还面临内容版权诉讼的压力。《纽约时报》《日经新闻》等媒体先后对其发起侵权指控,导致公司法律开销达数百万美元。为缓解矛盾,Perplexity提出与媒体分享AI搜索收入,将付费订阅产品80%的收入用于分成,但合作前景仍不明朗。

行业巨头同样在AI搜索广告领域步履维艰。微软在Bing Chat(现Copilot)中尝试嵌入广告,但日活用户远落后于谷歌;谷歌虽拥有庞大广告生态,但其AI搜索因多次“翻车”事件引发信任危机;OpenAI则对广告持谨慎态度,视其为“最后选项”。

深层问题在于,生成式AI的答案生成模式与传统广告难以兼容:AI直接提供答案,广告位稀缺;用户将AI视为顾问,商业植入易破坏信任;大量查询缺乏商业意图,广告价值有限。此外,AI查询成本更高,谷歌CEO Sundar Pichai曾承认其成本远超传统搜索。

尽管微软数据显示,Copilot广告点击率比传统搜索高73%,转化率提升16%,证明AI广告可能“更准”,但当前市场规模仍有限。预测显示,2024年美国AI搜索广告支出仅10亿美元,到2029年占比也不过13%。

Perplexity近期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的计划,虽被视作借势反垄断诉讼的营销动作,但也折射出其对流量入口的迫切需求。

AI搜索时代,仅靠广告难以复制传统搜索的盈利神话。行业需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化之间找到新平衡,而Agent模式等新方向或许能开辟“卖结果”而非“卖注意力”的全新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AI搜索广告困境:Perplexity高管离职暴露行业盈利难题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