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理想汽车VLA智驾技术深度解析:突破端到端瓶颈,迈向自动驾驶新范式

理想汽车VLA智驾技术深度解析:突破端到端瓶颈,迈向自动驾驶新范式

理想汽车近日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售价32.18万至36.98万元。这款六座家庭SUV的最大亮点是搭载了新一代VLA(Vision-Language-Action)司机大模型,标志着理想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VLA技术采用强化学习为核心的新范式,与传统依赖人类驾驶数据的端到端模型截然不同。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表示,端到端模型存在明显瓶颈:“就像猴子开车一样,缺乏逻辑思考能力。”当训练数据达到1000万Clips后,模型性能提升明显放缓,遭遇数据质量和训练效率的双重困境。

VLA通过生成式方法和仿真环境,主动构造稀缺数据,并在仿真中反复试错迭代。其核心优势在于具备四大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记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截至今年7月,理想汽车已积累12亿公里有效数据,云端算力规模达13EFLOPS,为VLA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在工程实现上,理想汽车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VLA模型推理帧率达到10Hz,相比之前的VLM提升三倍多。团队通过自研的MoE混合专家架构和量化优化,在Thor芯片上实现了高效部署。

安全性始终是理想汽车的首要考量。目前理想车主的人驾数据是60万公里左右出一次事故,而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下是350到400万公里发生一次事故。公司的目标是将MPA(平均事故里程)提升到人类驾驶的10倍水平。

VLA技术的另一个突破是大幅提升了仿真测试占比。郎咸朋透露,在理想i8的VLA版本中,90%以上的测试都是仿真测试,这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也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国内最早落地VLA技术的车企,理想汽车在研发过程中建立了显著的技术壁垒。世界模型仿真能力需要长期的实车测试验证和数据积累,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复制的。

随着i8的交付,理想汽车将开启智能驾驶的新篇章。VLA技术不仅代表着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沿突破,更为未来机器人技术和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将深刻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理想汽车VLA智驾技术深度解析:突破端到端瓶颈,迈向自动驾驶新范式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