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科技综合 » 国产术中磁共振系统迎来突破,打破20年垄断格局

国产术中磁共振系统迎来突破,打破20年垄断格局

在医疗设备集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产手术导航设备厂商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中加健康自主研发的MOBINEURO Alita 1.5T术中磁共振系统(iMRI)获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台通过国际和国内双认证的术中磁共振系统,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实现重要突破。

iMRI技术将磁共振成像与手术操作深度结合,可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获取高分辨率影像,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解剖结构信息。与传统光学导航相比,iMRI能将定位误差从0.8-1.2mm降至0.5mm,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临床数据显示,iMRI可使脑胶质瘤全切率从54.39%提高到83.34%,手术致残率从15.3%下降至5.6%。

全球iMRI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Fact.MR预测,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并以8.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有望达到27.7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将以8.6%的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然而,iMRI在国内的普及仍面临挑战。设备造价高昂,建设一个包含1.5T MRI的复合手术室需要3000-6000万元,且对手术器械的磁兼容性要求极高。目前国内iMRI装机量仅350台,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MR设备价格下降和AI技术发展,iMRI应用门槛正在降低。GE的Sonic DL算法可缩短影像生成时间,增加自动识别肿瘤边界功能。国内企业如联影医疗、硕金医疗等也已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业内专家指出,iMRI的发展不仅需要设备突破,更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国产厂商需在设备性能、耗材配套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持续优化,才能真正把握住这个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发展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国产术中磁共振系统迎来突破,打破20年垄断格局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