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渠道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近期,腾势、鸿蒙智行、极氪等多个品牌纷纷将三四线城市的直营门店转为加盟模式,仅在一线省会城市保留直营体系。
渠道转型已成行业趋势。腾势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经销商渠道转型,鸿蒙智行在广东、四川、江苏等地裁撤直营店,极氪则明确在空白三四线城市采用代理模式。这一转变早有预兆,去年阿维塔已将90%门店转为经销体系,小鹏汽车也在2023年开启授权模式。
直营模式的高成本是转型主因。业内测算显示,一个200平方米的直营展厅月运营成本约40万元,年支出高达400-500万元。若全国布局300家直营店,年运营成本至少12亿元。然而高投入未必带来高回报,部分直营店月销量仅个位数,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2025年9月,新能源车成交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至15.8万元,行业销售利润率跌至4.4%。与此同时,经销商模式能为主机厂带来巨额资金:以300家加盟店计算,仅保证金就可收入15亿元,加上库存价值总计可达60亿元。
尽管直营体系收缩,各品牌仍坚持在一线城市保留直营店。这些门店承担着品牌展示、用户沟通等重要职能,同时因保有量高、售后业务量大,更容易实现盈利。特斯拉的实践表明,直营售后毛利率可从2.7%提升至5.8%,显示出直营模式在特定场景下的价值。
这场渠道变革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扩张期向精细化运营阶段的转变,企业正在寻找成本与体验的最佳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