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1日的上海SNEC国际储能展上,沃橙新能源董事长徐一尘宣布150亿元投资计划,将建设五大生产基地。这一决策标志着公司从系统集成商向核心部件制造商的战略转型,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CNESA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累计电力储能装机达137.9GW,同比增长59.9%,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越抽水蓄能。然而行业痛点日益凸显:系统集成商高度分散,核心部件依赖外购,同质化竞争导致毛利率持续走低。
沃橙的转型战略聚焦两大方向:自研核心部件和场景化系统集成。投资计划中,3个基地重点布局电芯产线,另外两个专注储能系统集成与核心部件测试。规划产能包括40GWh电芯和40GWh储能系统,覆盖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多条技术路线。
“我们的目标不是做最大的系统商,而是做最懂场景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徐一尘表示,通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和BMS精准控制,公司致力于为客户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场景化集成成为沃橙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公司基于对工商业、电网侧、户用等不同场景需求的深度理解,反向定义核心部件研发方向。例如为物流园区定制的”光储充”一体化方案,使客户综合收益提升20%。
然而转型之路充满挑战。150亿元巨额投资带来资金压力,40GWh年产能需要匹配足够市场需求。技术自研方面,电芯研发需要突破热管理、材料匹配等多项技术壁垒。场景落地则对企业行业理解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沃橙的转型探索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代表着中国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制胜”的转变。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场战略豪赌的结果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