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理想汽车AI进化之路:从语音助手到智能体的三年自研突破

理想汽车AI进化之路:从语音助手到智能体的三年自研突破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理想汽车通过自研AI技术实现了从依赖供应商到完全自主的转型。2021年2月全面启动自研前,理想的语音助手还依赖思必驰、地平线等供应商,甚至连用户数据都掌握在他人手中。

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底,李想在战略会上明确要求所有AI算法必须自研。空间AI团队在陈伟带领下,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技术切换。2022年11月,团队首次在理想ONE上实现自研语音落地;到2023年上半年,理想L7的语音和视觉功能已全部采用自研技术。

ChatGPT的出现让理想意识到大模型的重要性。李想直言:“AI助手的核心问题就是‘笨’,不做大模型怎么解决笨的问题?”2023年6月,理想推出自研认知大模型Mind GPT,使用1.3万亿token进行训练,具备人类高质量知识总和。

团队将大模型能力聚焦于“三助一师”——用车助手、出行助手、娱乐助手及百科老师。2023年底,Mind GPT通过OTA 5.0成功上车,成为较早落地车端的大语言模型之一。李想为团队批了三四千张芯片卡,累计投入近八千张卡支持研发。

2024年,理想成立AI委员会,由CTO谢炎负责技术路线决策。2025年4月,理想开源星环OS,成为全球首家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的车企。目前,理想正重点打造理想同学和自动驾驶两款AI产品,基座模型最终将融合成VLA模型。

从2021年决定自研至今,理想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AI助手到大模型智能体的跨越。在李想的规划中,汽车将进化成为AI时代的空间机器人,而自研技术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驱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理想汽车AI进化之路:从语音助手到智能体的三年自研突破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