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中国移动、浪潮信息、智源、壁仞、昆仑芯等30多家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市发改委见证了《基于超节点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智能体——智算应用“北京方案”》的正式发布。
这一方案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覆盖芯片厂商、大模型公司和行业应用方的完整生态链。通过打通从算力到底层应用的全链路合作,旨在解决AI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与以往各自为战的模式不同,北京方案更强调制度化的协作机制,为国产AI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芯、国连、国用”的理念背后,是对AI产业自主可控的深刻认识。随着AI技术深度融入能源、交通、医疗等关键领域,确保底层芯片、网络和系统的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北京方案通过开放标准和统一兼容,将昆仑芯、壁仞等国产芯片与DeepSeek、文心一言等主流大模型纳入同一生态体系。
太初元碁作为重要参与方,展示了其在高性能计算与AI融合方面的创新成果。其Teco SuperPod 128高密液冷智算集群实现了空间利用率提升100%,PUE值降至1.1的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该系统已服务200多家高校和企业,满足超过1200P的算力需求。
太初元碁首席产品官洪源指出,AI正从“认知引擎”向“智能行动主体”转型,这需要HPC与AI的深度融合。公司在AlphaFold3蛋白预测模型复现、新能源气象预测等领域的实践,证明了行业智能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北京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镇,2024年核心产值已达3500亿元,大模型备案数量占全国三成。北京方案的推出,不仅整合了算力、模型和应用优势,更探索出通过行业应用带动整体生态发展的创新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将推动国产AI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