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罗永浩与西贝因“预制菜”问题引发广泛讨论。罗永浩在直播中强调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反对商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这一表态迅速点燃公众对预制菜的负面情绪,但行业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对此持有不同视角。
事实上,预制菜的存在具有明确的政策与效率逻辑。国家多部委已对预制菜定义作出规范,其发展符合现代连锁餐饮对标准化、安全性与效率的诉求。连锁企业通过中央厨房统一处理食材,既可保障品质稳定,也避免了分散采购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尤其在购物中心场景中,因场地限制和运营成本,预制菜成为餐饮企业维持经营的重要选择。
西贝获得大量行业支持的原因也在于此——连锁企业依赖标准化流程实现规模扩张与品控,这与国家推动商业现代化和连锁化发展的方向一致。若完全回归“现买现做”模式,不仅物流与成本难以承受,也无法满足现代城市消费需求。
目前,《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征求意见。该标准要求餐饮企业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旨在提升行业透明度。尽管短期内可能引发消费者疑虑,但长远来看,规范化与信息公开有助于建立更健康的餐饮生态。
消费者若完全拒绝预制菜,在购物中心等现代商业场景中将面临选择有限的现实。连锁餐饮的预处理模式已成为行业基础设施,与其全盘否定,不如推动其更规范、更透明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