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的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将预制菜推上舆论风口。这场争议不仅涉及商业诚信,更折射出公众对餐饮工业化的认知差异。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的定义,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日本作为预制菜成熟市场,其冻品规模达35000亿日元,家庭消费占比40%。相比之下,中国预制菜市场虽增长迅速,2024年达4850亿元,但渗透率仍低于发达国家。
营养学研究表明,预制菜在蛋白质等宏量营养素保存方面表现良好,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虽有流失,但与家庭烹饪损失率相当。标准化生产反而能精准控制油盐糖用量,实现科学配比。
争议核心实为知情权问题。消费者有权知晓餐饮制作方式,企业则应透明公开。西贝开放后厨的举措,正是对此的积极回应。
预制菜连接农业种植、冷链物流等多环节,推动三产融合。反对预制菜本质是否定工业文明成果,但理性态度应是完善监管而非全盘否定。餐饮工业化不可逆转,关键是如何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平衡效率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