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可灵和即梦成为最受关注的两大平台。本文基于实际测试,从技术实现、成本控制及生成效果等多维度对两者进行深度分析。
在视频生成路径上,两个平台均支持“文生图+图生视频”与“文生视频”两种模式。测试选择以可控性优先的“文生图+图生视频”方案,通过Gemini 2.5 Pro生成剧本和分镜指令,再交由腾讯混元模型生成静态画面。
实际生成效果显示,可灵在动态真实感和艺术表达上表现突出,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实现复杂运镜,但其图像保真度较低,场景重构频繁。即梦则强调画面稳定性与指令执行的准确性,主体形变控制较好,但在物理模拟和动态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
目前两个平台均面临一致性问题。5秒视频中常出现主体突变、逻辑谬误和穿模等现象,复杂指令的执行成功率有限。此外,视频时长限制在5-10秒,也制约了叙事连贯性。
成本方面,即梦基础生成单价为1元/条,可灵为2元/条。要达到可用水准,仍需多次调试及配置升级,实际成本远超基础报价。
现阶段,多模态AI视频生成尚未成熟,“保真”与“创意”仍难以兼得。尽管技术表现已有突破,但距替代人工制作仍存在显著差距,专业视频创作者暂可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