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创下近三年收入增速的新高。然而,净利润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50.8%,仅为62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也减少49%至74亿元。
造成这一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外卖业务的巨额亏损。京东自今年2月进入外卖市场后,新业务板块(包括外卖、京喜等)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激增至148亿元。这直接导致集团整体运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05亿元转为亏损9亿元。
尽管零售业务作为基本盘表现稳健,贡献了139亿元经营利润,但外卖业务的大规模投入仍对整体业绩造成巨大压力。营销开支同比暴涨127.6%至270亿元,远超营收增速,自由现金流也大幅缩水。
京东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外卖和即时零售是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平台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有显著增长,证明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市场对京东的外卖战略仍存疑虑。分析师指出,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较峰值时期已缩水近半,在缺乏交叉销售支撑的情况下,用户增长能否持续尚待观察。同时,行业竞争激烈,美团和饿了么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仍是国补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财报显示,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3.3%,但部分投资者认为,国补带来的收益几乎全部被外卖业务的亏损所抵消。
展望未来,京东需要在国补红利与战略投入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应对即时零售、出海、AI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在外卖市场收缩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增长,将是京东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