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OpenAI法律传票风波:非营利组织为何成为科技巨头诉讼靶子

OpenAI法律传票风波:非营利组织为何成为科技巨头诉讼靶子

当泰勒·约翰斯顿在加州旅行时收到室友信息,称有人带着法律文件上门时,这位非营利组织The Midas Project的创始人意识到,OpenAI的反击开始了。这家专注于监督AI公司透明度的机构,此前刚发布了一份50页报告,详细记录OpenAI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营利性企业的过程,并征集了超过1万人签署公开信要求其公开转型细节。

约翰斯顿收到的两份15页传票,指控其组织是OpenAI长期竞争对手马斯克的傀儡。但传票要求远超预期:不仅要查清是否获得马斯克资助,更要求提供所有捐赠来源、金额,以及与OpenAI治理结构相关的所有文件和通讯记录。

这并非孤例。至少七家非营利组织确认收到类似传票,包括旧金山基金会、Encode、未来生命研究所等。这些组织都曾对OpenAI的营利化转型提出质疑。表面上,这些传票是为了应对马斯克提起的诉讼,但收件人和法律专家认为,这更像是一场带有恐吓性质的行动。

康奈尔法学院教授詹姆斯·格里梅尔曼指出,传票要求提供的资料范围过于宽泛,将给这些小型非营利组织带来沉重负担。”当你要向如此强大的公司交出这么多信息时,这会产生寒蝉效应。”

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在回应中强调,公司正在积极应对马斯克的诉讼,并暗示这些组织可能获得马斯克支持。但法律专家认为,这种针对非营利组织的方式显得过于强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票中甚至要求提供与加州SB53法案相关的所有文件——这是Encode协助起草的AI安全立法。Encode法律顾问内森·卡尔文质疑,OpenAI为何需要了解他们游说立法的过程及接触对象。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法律行动正在转移公众对核心问题的关注。正如旧金山基金会首席影响力官朱迪思·贝尔所说,真正重要的是OpenAI转型过程中如何保护公共利益,而非传票本身。随着AI公司获得前所未有的资金和权力,这场法律纠纷折射出科技巨头与公共利益监督者之间的力量失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OpenAI法律传票风波:非营利组织为何成为科技巨头诉讼靶子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