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正成为智能驾驶企业竞相布局的新赛道。今年以来,行业动态频现:文远知行前COO张力加盟逐际动力,高继扬、赵行创立星海图,前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与百度智能驾驶负责人李震宇联合创办的它石智航更获得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该领域最高纪录。
产业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2.39亿元。面对这片蓝海,地平线机器人、知行科技等企业已通过投资并购加速布局。
技术层面的高度契合是转型的关键。智能驾驶汽车本质就是具身智能体,两者都遵循具身认知理论,需要实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SLAM技术、端到端模型等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可直接迁移至具身智能领域。知行科技机器人系统负责人晓波指出,基于BEV的感知技术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点,而智能驾驶企业在这方面具备数据积累和量产经验优势。
决策算法和控制系统的通用性进一步降低了转型门槛。特斯拉已验证端到端神经网络在自动驾驶中的可行性,这套数据驱动方法同样适用于机器人复杂交互任务。智能驾驶公司在仿真测试方面的积累,更能大幅缩短具身智能算法的开发周期。
产品层面,具身智能呈现人形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双线发展格局。专业服务机器人毛利率可达50%以上,显著高于自动驾驶套件的15-25%。这种利润差异源于具身智能产品更强的差异化和更低的边际成本。
随着知行科技等企业推出大小脑一体化主控制器等核心部件,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的产业边界正逐渐模糊。行业专家认为,提前布局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智能机器生态中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