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台江县,一碗传承千年的苗家酸汤正在书写产业化新篇章。锅圈食品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打造的苗苗酸汤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破解了传统酸汤产业化难题。
传统酸汤依赖自然发酵,生产周期长达数月,风味不稳定。苗苗食品采用中国农科院研发的复合菌剂,将发酵周期缩短至7天,同时通过数字化生产工艺确保风味一致性。这一突破使酸汤具备了规模化生产条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的三产融合模式。在上游,企业通过订单种植模式与农户签订采购协议,在台江县9个乡镇发展原料种植基地21000余亩,带动亩均增收超4000元,覆盖农户5000余户。在下游,依托锅圈全国物流网络,产品快速铺向市场。
目前,苗苗酸汤已实现年产能1.2万吨,产品进入锅圈19个中央仓。该项目不仅带动当地季节性就业超2000人次,更形成了”农户种原料、企业搞生产、锅圈拓市场”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黔东南州酸汤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5亿元,全国酸汤餐饮门店近一年增长率超40%。苗苗酸汤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科技赋能和商业创新,传统美食完全能够实现产业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