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科技综合 » Figure机器人估值390亿美元:技术突破还是资本泡沫?

Figure机器人估值390亿美元:技术突破还是资本泡沫?

美国机器人企业Figure近期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飙升至390亿美元,较一年前暴涨15倍。这一数字不仅超越波士顿动力,甚至超过了通用电气等制造业巨头。

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的创业背景为Figure带来天然优势。他此前成功创办AI猎头公司Vettery和电动飞行器企业Archer Aviation,两次成功退出让资本对其充满信心。

技术进展方面,Figure机器人从2023年3月的初代原型,到2024年8月已能搬运25公斤货物并持续工作5小时。2025年2月推出的Helix系统更实现了抽象指令到物理动作的转化。

然而质疑声随之而来。实验室演示与实际应用存在明显差距:复杂地形跌倒率高达3%,非结构化环境指令错误率达15%。2025年4月,公司被曝夸大与宝马的合作成果,所谓“端到端生产”实际仅为单台机器人的初期测试。

产能更是致命短板。目前月产能仅50台,远低于特斯拉Optimus的1000台规划。核心零部件依赖日本供应商,成本占比达25%。虽然计划2026年实现年产1.2万台,但量产进度已明显滞后。

科技史上从不缺乏高估值泡沫破灭的案例,如Theranos因技术造假最终归零。但也存在特斯拉般突破产能地狱的成功逆袭。Figure的390亿估值终究是资本对赛道的期待,而非对当前实力的认可。2026年将是关键节点,若能实现规模化量产和稳定收入,估值才真正经得起考验;否则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Figure机器人估值390亿美元:技术突破还是资本泡沫?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