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商业 » 不做外卖的餐厅为何越来越稀缺?高端餐饮与社区小馆的两极坚守

不做外卖的餐厅为何越来越稀缺?高端餐饮与社区小馆的两极坚守

在北京清河一家山东菜馆,午间座无虚席,后厨锅铲碰撞声不绝于耳。老板坦言:“现点现炒的出餐模式无法适应外卖节奏,索性不做。”这家藏在社区三年的餐馆,凭借稳定熟客维持着饱和运营。

然而这样的坚持正变得罕见。数据显示,北京清河万象汇餐饮商户外卖开通率高达80.65%,人均60元以上正餐餐厅的外卖渗透率也达到73.33%。更意外的是,7.87%的黑珍珠餐厅已涉足外卖,其中三钻餐厅外卖开通率(40%)反而高于二钻(7.69%)和一钻餐厅(7.17%)。

高端餐饮的外卖策略呈现明显差异化:大董推出334元海参饭单人餐,炳胜私厨外卖主打98元套餐,但销量冠军分别是16元素包子和12.8元菠萝包。这些餐厅通过定制化套餐降低客单价,既保持品牌调性又拓展线上增量。

目前坚持堂食的餐厅呈现两极分化:一端是客单价超300元的高端餐厅(外卖开通率仅8.91%),依靠环境服务创造溢价;另一端是人均几十元的社区小炒店,凭借稳定客源和现炒特色维持运营。地域分布上,北京、上海、广州的高端餐饮外卖开通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餐饮商家是否开通外卖,本质上是由盈利模型决定。当堂食客流饱和或外卖利润过低时,“不做外卖”成为理性选择。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原本坚持堂食的品牌也开始寻求线上突破——水木锦堂自助铁板烧推出20-35元定食,火锅店开发冒菜套餐,都在尝试将供给重塑为匹配线上需求的形式。

本地生活平台面临新挑战:如何帮助消费者发掘真正优质的堂食餐厅?又如何突破高端餐饮和小馆子的“没必要”困境,优化外卖供给结构?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不做外卖的餐厅为何越来越稀缺?高端餐饮与社区小馆的两极坚守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