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作为一家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金融、特钢生产、大宗商品贸易、电信运营及种业等多个领域。根据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营业收入达3688亿元,归母净利润312亿元,经营表现总体平稳。受先进材料板块一次性收益高基数及部分行业周期性下行影响,净利润同比微降2.8%。
尽管业绩稳健,中信股份的市场估值却显著偏低。截至近期,其股价报11.9港元/股,总市值接近3500亿港元,市净率(PB)仅为0.4倍。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这一估值水平未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存在严重低估。
为提升股东回报,中信股份提高了中期股息,每股派息0.2元,同比增长5.3%,分红总额达58.18亿元,股息率超过5%。公司正通过系统性市值管理,应对长期存在的“综合企业折价”问题,致力于实现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
业务结构上,金融板块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上半年营收1397.75亿元,净利润283.8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1.8%。实业板块营收2289.4亿元,净利润76.62亿元,涵盖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四大领域。金融板块利润贡献为实业板块的3.7倍,凸显其核心地位。
面对钢铁和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挑战,中信股份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加速存量去化等措施积极应对。同时,公司深化产融协同,推进金融“强核”工程和实业“星链”工程,强化科技创新与资源配置,以提升资产回报率和股东价值。
展望未来,中信股份将聚焦内涵式发展,依托金融与实业双引擎,以及全球化布局与协同效应,对冲外部风险,释放增长潜力。其向“科技型卓越企业”的转型与价值重估,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