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人工智能 » 哥伦比亚大学引入AI聊天机器人应对校园言论冲突,争议中寻求对话平衡

哥伦比亚大学引入AI聊天机器人应对校园言论冲突,争议中寻求对话平衡

随着美国教育部以民权法为工具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管控,以及各大学校园加大对学生抗议活动的限制,高校管理者正转向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政治公关困境。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该校正在测试一款名为Sway的AI辩论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在堕胎、移民、跨性别认同及巴勒斯坦人道危机等敏感议题上开展更“文明”的对话。

据The Verge独家报道,这款工具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研究员Nicholas DiBella开发,目前已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新冲突解决课程中进行试点。Sway的核心功能是充当对立观点学生之间的调解者,通过算法提示用户调整可能“不尊重”的表述,鼓励寻找中间立场。DiBella声称,经过测试的3000多名来自30余所高校的学生中,许多人最终“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度降低”,但与对话同学的关系反而拉近。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的部分资金来自美国情报机构。DiBella强调,系统仅会向公众和情报界分享匿名化数据,不会提供具体对话记录。这一背景引发了对学术自由与监控边界的热议。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Joseph Howley批评道,校方将企业危机应对、警务执法的手段应用于学术讨论,把异议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非值得珍视的核心价值。

Sway并非哥伦比亚大学首次尝试调控学生言论。此前校方已采用可汗学院的Schoolhouse Dialogues系统,对申请者进行辩论式对话评估,并依据“文明程度”向招生办公室反馈评分。这些举措与该校近年来的争议事件形成呼应:2024年,哥伦比亚大学因以军事化手段处理要求切断与以色列联系的抗议学生而受到强烈批评;今年更在特朗普政府压力下配合移民局逮捕国际学生,并对抗议者实施停学、取消学位和开除等处分。七月,该校以2亿美元与联邦政府达成和解,同意共享学生数据以监控抗议活动及国际学生,推动所谓“建设性对话”。

AI技术介入校园言论管理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新趋势,但其在平衡对话自由与管控边界方面的长期影响,仍需持续观察与批判性审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哥伦比亚大学引入AI聊天机器人应对校园言论冲突,争议中寻求对话平衡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