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手机 » 非洲手机之王传音陷入专利围剿,市场份额遭多方蚕食

非洲手机之王传音陷入专利围剿,市场份额遭多方蚕食

曾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控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中国品牌集体进军非洲,同时国际巨头如高通、诺基亚、飞利浦等也发起多轮专利诉讼,传音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

市场数据显示,传音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去年一季度的52%下滑至今年同期的47%,出货量减少5%至900万部,成为TOP5品牌中唯一出现下滑的企业。相比之下,小米出货量增长32%,OPPO增加17%,荣耀暴涨283%,三星也有7%的增长。

业绩方面,传音控股2024年营收达687.2亿元,同比增长10.31%,但净利润增速骤降至0.22%,仅为55.4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进一步恶化,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5.45%和69.87%。

专利战成为传音面临的最大威胁。华为于今年6月和7月在德国对传音提起两起专利诉讼,指控其侵犯图像滤波和编码技术专利。日本NEC和美国SPT也相继发起诉讼,指控传音侵犯视频编解码专利。此外,高通、诺基亚和飞利浦都曾对传音发起专利围剿。

行业分析指出,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核心技术仍被欧美企业掌控。高通凭借专利授权业务,2024财年技术授权收入高达55.72亿美元。每部5G手机都需要向高通支付2.275%至5%的专利费用,这对年出货量超2亿部的传音来说是一笔巨大开支。

面对困境,传音控股正寻求赴港上市,计划融资约10亿美元以支持全球扩张。然而,引入海外资本可能带来新的风险,海外投资者未来可能从股权层面施加影响。

目前,中国手机品牌中只有华为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实现突破,但由于海外市场限制,这些技术难以在非洲等市场发挥作用。传音控股研发投入不足4%,累计专利仅4514件,其中发明专利1201件,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传音的处境反映出中国手机企业出海面临的共同挑战:即便市场份额领先,但仍需向国际专利持有方支付高昂费用。这场专利围剿战,可能决定传音在非洲市场的未来命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非洲手机之王传音陷入专利围剿,市场份额遭多方蚕食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