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新能源 »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俞浩的豪车梦面临三重挑战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俞浩的豪车梦面临三重挑战

2025年初,追觅科技正式进军汽车领域,注册成立”星空计划”汽车公司,注册资本达10亿元。创始人俞浩通过多层持股控制80%股权,计划在特斯拉德国工厂附近建设生产基地,面积预计比特斯拉柏林工厂大20%。

追觅首款车型定位超豪华纯电,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2027年量产;第二款为超奢旗舰SUV,造型接近劳斯莱斯库里南。这种直接对标顶级豪车的策略,让人联想到曾以”皮尺部”闻名的众泰汽车。众泰因缺乏核心技术,从”平民保时捷”沦落到2024年仅售出14辆车的困境。

追觅面临三重挑战:首先是技术壁垒。虽然俞浩认为扫地机器人与智能汽车技术相通,但室内机器人与需要应对复杂路况的汽车存在本质差异。其次是资金压力。蔚来李斌曾表示造车门槛是400亿,而追觅2024年营收仅150亿元。第三是品牌建设,超豪华市场需要历史积淀,新品牌难以短期内建立溢价。

追觅的跨界野心源于主业增长乏力。2025年上半年,其扫地机器人线上份额降至7.5%,同比大跌45%,远低于石头科技的32.76%和科沃斯的25%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追觅采取”左右手”模式,用代工业务支撑造车项目。但相比小米造车前的2459亿营收和1.46亿台手机销量,追觅体量太小却同时布局汽车、手机、家电等多个重资产领域,风险不容小觑。

俞浩对此保持乐观,近期斥资50亿回购老股以示信心。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的当下,这位清华学霸的豪车梦能否实现,仍需市场检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俞浩的豪车梦面临三重挑战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