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科技综合 » 博世智驾战略解析:为何放弃VLA选择端到端技术路线

博世智驾战略解析:为何放弃VLA选择端到端技术路线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车企展现出显著优势。今年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在整车、电池和智能驾驶等全产业链的表现令人瞩目。然而,这场中德电动车竞争远未结束,外资品牌深厚的积淀和消费者对德国制造的认可仍是其核心优势。

作为横跨中德两国的Tier1巨头,博世在智能化浪潮中展现出独特定位。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指出,中国品牌在创新速度上领先,但欧洲车企未来5-8年可能强势回归。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博世与文远知行坚定押注“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对近期热门的VLA技术持谨慎态度。这一决策基于四个关键考量:

首先,视觉、语言与行动三个模态的精准映射存在技术难题,模型需要深层次因果推理能力,而不仅仅是模式匹配。其次,多模态数据的训练和提取壁垒较高,需要海量高质量数据支撑。第三,大语言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最后,现有智能驾驶芯片的存储带宽不足以支撑完整的VLA模型运行。

基于这些考量,博世选择集中资源打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目前,该方案已在奇瑞星途高端品牌实现量产,欧洲落地也指日可期。在慕尼黑车展上,超过50家全球车企试乘后评价其“在拟人化驾驶体验方面最接近特斯拉”。

值得注意的是,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对数据和算力需求巨大,投入成本显著高于二段式方案。这要求车企在技术选择时需平衡成本与能力。

在智驾行业技术概念频出的背景下,博世的战略逻辑始终清晰: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锚定“安全、量产、合规”的长期价值。这种战略定力,让博世在智能化深水区走出了一条兼具技术深度与全球广度的独特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博世智驾战略解析:为何放弃VLA选择端到端技术路线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