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媒体用”网络沉迷”这个词时,它可能指沉迷社交媒体的名人,也可能指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近期,这个词被用来描述涉嫌杀害右翼活动人士的Tyler Robinson,调查人员称其为典型的网络沉迷者——过度沉溺于社交平台和网络游戏的人。
网络沉迷究竟是一种无害的个人特质,还是通往孤独、妄想甚至暴力的通道?这个非临床术语的定义相当模糊。纽约州立大学教授Carlos Gershenson-Garcia指出,人们对”过度上网”的标准缺乏共识,关键在于上网内容而非时长。工作所需与沉迷社交媒体或游戏有着本质区别。
疫情期间,网络沉迷现象变得普遍。CNET在2021年观察到,千禧一代和Z世代经常用网络用语交流,参与陌生人争论,甚至发展出替代现实社交的虚拟关系。虽然关注明星八卦看似无害,但与在Reddit等平台被激进化而实施暴力相去甚远。
Salem州立大学副教授John Fitzgerald博士认为,”沉迷”一词暗示着病态,重点不在于上网时长,而是对网络空间的深度沉浸。犹他州长描述Robinson的行为时,特别提到其深入”网络黑暗角落”的现象。
心理学家Saed D. Hill博士指出,危险的网络行为往往伴随多个警示信号:社交孤立、僵化信念、群体对立和攻击性倾向。当这些特征与药物、酒精或武器接触结合时,风险会显著升高。
专家建议,关心亲友网络使用状况的人应该多陪伴他们参与线下活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建立真实的人际联系,远比沉溺于科技公司精心设计的数字回音室更有益于心理健康。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心理健康危机,请立即寻求帮助:拨打988自杀与危机生命热线,或联系相关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