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其他综合 » 科技综合 » AI存储架构升级:从容量竞争到数据流动效率的变革

AI存储架构升级:从容量竞争到数据流动效率的变革

随着全球科技行业加速迈入AI时代,存储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在GMIF 2025创新峰会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存储市场正从过去的周期性波动转向持续的结构性增长。

据市场预测,2025年新型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到2027年有望突破2300亿美元。爱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指出,这一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已从传统的手机、PC转向AI驱动的计算需求。

AI模型训练带来的高密度算力需求,推动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闪迪产品市场总监张丹将AI时代的数据特征概括为“4V”:体量巨大、种类多样、价值密集、实时性强。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突破200ZB。

面对这一趋势,存储产业竞争焦点正从“存多少”转向“怎么存”。HBM、AI SSD、CXL和存算一体等新技术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三星电子副总裁Kevin Yong表示,HBM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通过3D TSV堆叠和先进封装技术,为GPU提供了远超传统架构的数据吞吐能力。

与此同时,国产厂商也在加速追赶。韩晓敏透露,以华为为代表的厂商在自研HBM上进展显著,预计2026年将实现国产HBM的大规模量产。

在系统架构层面,CXL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澜起科技与英特尔的联合测试显示,采用CXL内存与本地内存混搭方案,可以达到本地内存95%-100%的吞吐量性能,同时最高可降低单服务器内存总体成本达27%。

存储产业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转向系统能力。从主控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到系统验证,技术创新正在跨越企业边界,形成紧密的生态合作。这场以AI为引擎的存储革命,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完成从“容量逻辑”向“架构逻辑”的根本转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AI存储架构升级:从容量竞争到数据流动效率的变革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