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商业 » 揭秘微信朋友圈演唱会内部渠道门票真相:骗局频发,需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揭秘微信朋友圈演唱会内部渠道门票真相:骗局频发,需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近两年来,演唱会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到了739.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各地演唱会火热进行中,面对“一票难求”的情况,有人在朋友圈叫卖所谓的“内部渠道”门票。这些门票到底靠不靠谱呢?

揭秘微信朋友圈演唱会内部渠道门票真相:骗局频发,需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千万要提高警惕,切莫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中。以下是微信官方揭秘的四种常见演唱会门票诈骗手段,帮助大家识破骗局。

1. 宣称有“内部渠道”?不靠谱!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大量售票信息,自称是“内部人员”或有“内部渠道”,吸引受害人下单。在沟通过程中,他们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交易截图以获取信任。一旦受害人转账,诈骗分子就会携款逃跑并删除拉黑受害人。

2. 仿冒购票网站?勿点!

诈骗分子潜伏在各种微信群中,瞄准有购票需求的受害人并添加其为好友,然后发送仿冒的“购票网站”链接,诱导受害人填写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一旦受害人填写这些信息,诈骗分子便会盗刷其银行卡。此外,这些假网站还会要求支付保证金,然后以支付或出票失败为由让受害人不断付款,从而实施诈骗。

3. 因故“含泪转让”门票?莫轻信!

诈骗分子在各大交易平台上发布门票转让信息,编造诸如“临时有事不能去演唱会”或“和朋友闹矛盾不想去”等理由获取受害人信任。一旦有受害人主动询问,他们便会要求私下进行交易,声称平台监管问题。受害人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失联”。

4. 场外兜售高价门票?慎买!

诈骗分子通常在演唱会开场前徘徊在场外,寻找有购票需求的受害人,并以高昂的价格售卖门票。受害人购买后在进场验票时,往往会发现所购“门票”为高仿假票,不仅无法观看演唱会,还因此损失了一笔钱财。

微信提醒:

  1. 购票请在官方购票平台进行交易,对于自称“内部人员”或有“内部渠道”的卖家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
  2. 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轻易填写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3. 面对非官方渠道兜售的高昂价格门票时应保持理智,不要轻信他人的话语和表面上的交易截图。

务必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遭受损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揭秘微信朋友圈演唱会内部渠道门票真相:骗局频发,需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