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正从数字工厂向物理智能时代迈进。ADI公司技术副总裁陈宝兴博士指出,2025-2030年人形机器人将实现商业化落地,这得益于AI、自动化和机器人三大技术的融合突破。
当前人形机器人面临两大核心挑战:灵巧手的精细化控制和工业场景数据稀缺。灵巧手需要实现低延迟(10-20毫秒)、精密电机控制、触觉传感等五大技术同步突破。人类指尖对1克压力变化的感知精度,是机器人当前±0.1-0.5度角度检测水平需要跨越的技术门槛。
ADI通过磁耦合触觉传感器实现1克力检测灵敏度,结合60GHz无线传输和GMSL高速连接技术,构建从感知到控制的完整技术链。更关键的是,ADI联合英伟达等伙伴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将传感器模型接入Isaac Sim仿真系统,有效解决工业场景训练数据不足的难题。
在商业化路径上,ADI采取分阶段策略:短期聚焦物流分拣等标准化场景,中期拓展康养医疗领域,长期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通过开放技术接口和标准化方案,推动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30%以上。
业内专家认为,生态协同将成为破局关键。当算法公司、硬件厂商和场景方形成技术闭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进程将大幅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