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其战略布局仍被市场低估。这家芯片巨头正在经历从硬件供应商到算力平台运营商的重大转型。
2023年推出的DGX Cloud曾被视为英伟达进军云服务的标志性产品。该服务以月租36999美元提供八块H100芯片的算力实例,直接对标AWS、Azure等云服务巨头。初期确实取得不错成绩,到2024年底创造了20亿美元的年化收入。
然而随着GPU供应缓解和云厂商大幅降价,DGX Cloud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更关键的是,该服务与英伟达的主要客户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产生了直接竞争。这些云厂商不仅是英伟达最大的芯片买家,还开始加速自研芯片以降低依赖。
2025年,英伟达果断调整策略,将DGX Cloud转为内部研发用途,同时推出全新的Lepton平台。Lepton不直接提供算力,而是作为算力调度市场,连接用户与各大云服务商的GPU资源。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与合作伙伴的竞争,又让英伟达保持了在AI算力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英伟达还通过投资CoreWeave、Lambda等云服务商,构建独特的生态循环:先销售芯片给合作伙伴,再租回算力自用。这样既获得即时收入,又确保算力供应,同时还为AI算力市场价格提供背书。
Lepton平台的推出标志着英伟达战略的重大转变。它不再追求自建云服务,而是通过打造算力市场的”App Store”,掌控AI算力的分配权和定价权。只要全球AI训练仍以英伟达GPU为核心,无论算力来自哪个云平台,英伟达都能持续获得价值。
从芯片制造商到算力生态掌控者,英伟达正在重新定义自己在AI时代的角色。这一转型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将影响整个AI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