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芯片的命运再次成为业界焦点。8月21日,外媒报道称英伟达已通知部分供应商暂停生产这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然而,次日CEO黄仁勋对外表示,公司已储备大量H20芯片,正等待中国客户的订单,一旦需求明确即可恢复生产。
从4月到8月,H20芯片经历了被禁售、解禁再到停产的多次反转。4月16日,英伟达突然收到美国政府通知,要求H20芯片出口中国需获得许可证,且该规定将无限期实施。转机出现在7月15日,黄仁勋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出口许可,英伟达可开始向中国市场发货。
这一系列波动直接反映在英伟达的财报中。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264.22亿美元,增长59%。但数据中心业务增速放缓,同比增56%至411亿美元,低于上一季度的73%。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透露,第二季度未向中国客户发货H20芯片,导致销售额减少40亿美元。
市场对H20的需求出现分化。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对H20的需求依然旺盛,因其是当前能合规购买的高性价比产品。另一方面,监管压力加剧:7月底,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的安全风险进行说明;8月中旬,外媒报道称工信部等监管部门要求科技公司证明采购H20的正当性,导致部分企业计划削减订单。
库存问题也成为关注焦点。据悉,英伟达在H20解禁后向台积电追加了30万片订单,补充原有60万至70万片的库存。但若库存难以消化,可能带来显著损失。
与此同时,国产AI芯片迎来发展机遇。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43.48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0.4亿元。其股价一度突破1500元/股,成为A股单价最高的股票。然而,国产GPU在产能和生态方面仍面临挑战,短期内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英伟达未来的对华产品策略也引发猜测。除已确定的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6000D芯片外,传闻称其正在开发性能更强的B30A芯片,但具体方案尚待美国政府批准。
H20的反复不仅折射出地缘政治对科技行业的影响,也揭示了全球AI芯片市场竞争的新态势。在技术自主与全球合作之间,企业正寻求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