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嫦娥六号返回器已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世界首个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的圆满完成。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也为全球月球探测历史写下了新的篇章。
6月25日13时22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随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约5000公里处成功解锁分离,轨道器完成轨道规避机动,返回器则按计划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平安返回地球。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历时53天,成功带回了来自月球背面的月壤样本,实现了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地球的壮举。
嫦娥六号探月任务时间线:
-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并开启采样工作。
-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任务。
-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专家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本来自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这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对这一区域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为研究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以及地球大气演化等提供全新的科学视角。
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月球样本。未来,随着更多探月任务的展开,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将不断深化,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