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报道指出,美国政府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设备等关键行业产品征收新的关税。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反对,包括德国联邦交通部长和宝马总裁等重要欧洲汽车行业领导人。
此外,欧盟也正在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相似的措施,可能需要征收高达55%的关税,以抑制中国电动车对欧洲市场的影响。这一措施旨在减少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尽管有专家警告称,即便是高达55%的关税也可能不足以完全抵消中国制造商的成本优势。

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关税达到预期的上限,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仍有可能从其向欧洲出口的汽车中获得可观的利润,因为他们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这种关税政策不仅可能影响中国制造商,同样也会影响到其他非中国企业,例如宝马或特斯拉等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将在中国生产的汽车运往欧洲市场销售。
对此,欧盟除了可能加征关税外,还考虑通过其他方式保护本地电动汽车产业,如基于国家安全考虑限制某些中国进口产品,或者增加对在欧盟本地生产的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补贴。
这些发展显示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时也突显了在全球贸易中保护主义措施的上升趋势。如何平衡贸易保护与市场开放,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