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先知道 » 资讯动态 » 中国加速创新药审批应对美国制裁,审批周期缩短至30天

中国加速创新药审批应对美国制裁,审批周期缩短至30天

美国近期考虑对中国创新药企实施新制裁,导致香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开盘大跌7%,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股价受挫。投资者担忧美国限制措施将影响中国药企海外市场拓展。

作为应对,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在48小时内宣布重大政策调整:将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批周期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天,降幅达50%。这一举措迅速提振了市场信心。

美国通过加强CFIUS审查和提高FDA数据提交要求,试图限制中国药企的核心收入来源。据《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的草案包含两项关键条款:一是要求对中国在研药物的美国权益收购进行强制CFIUS审查;二是要求FDA对中国临床数据实施更严格审查并提高费用。

中国创新药企与美国市场关系密切。工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中国企业完成83项授权出海交易,同比增长57%,披露交易总额达845亿美元。任何额外监管障碍都将延长交易时间、增加成本并削弱中国药企的国际议价能力。

目前中国仅有两款药物获得FDA批准: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中国临床试验从I期到FDA批准的成功率仅为1.7%,凸显进入美国市场的挑战。

NMPA的新政覆盖符合条件的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研发申请。审批加速压缩了研发时间线,使企业能更快推进临床试验和产品迭代。2025年上半年,中国批准43个国产创新药,同比增长59%,本土药物占批准总量的93%。中国占全球新药研发超过20%,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医保局出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立了研发支持、市场准入和医保报销的综合框架。商业保险覆盖、医院渠道改善和”三不排除”政策确保创新药在国内市场的财务和临床可行性。

中国通过压缩审批周期和提供强有力的保险支持,使企业既能建立技术主权,又能保持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多元化、合规的全球网络减轻单边制裁风险,使中国创新药产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以速度、质量和效率竞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先知道 » 中国加速创新药审批应对美国制裁,审批周期缩短至30天

相关文章

My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