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行业正迎来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硅碳电池的出现让厂商能够在相同体积下提供更大电池容量,或是在保持电量的同时大幅缩小设备尺寸。中国品牌如荣耀、OPPO、华为和小米已率先采用这项技术,推出了多款配备硅碳电池的设备。
以荣耀Magic V5为例,其电池中硅含量达到15%,相比传统石墨阳极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升。OPPO Find N5折叠屏手机则凭借硅碳技术,在保持超薄机身的同时配备了5600mAh大容量电池。这项技术不仅应用于手机,Whoop可穿戴设备自2021年起就采用硅碳电池,通用汽车和保时捷等车企也大力投资该领域。
然而,美国主流手机品牌苹果、三星和谷歌却迟迟未跟进。这可能源于对电池寿命的担忧:硅阳极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率较高,可能影响电池长期耐用性。欧盟新规要求手机电池在800次充电循环后仍保持80%容量,这对硅碳电池提出了挑战。
国际运输规定也限制了电池发展。超过20Wh(约5400mAh)的电池被列为危险品,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这解释了为何一加等厂商会在不同市场推出不同电池容量的机型。
随着首批硅碳电池手机于2023年上市,实际使用寿命数据即将见分晓。如果耐久性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可能会看到硅含量超过20%的电池,甚至10000mAh的超大容量手机电池。但美国厂商可能仍将保持谨慎态度,特别是三星曾经历Note 7爆炸事件,对电池安全尤为重视。
技术发展往往需要权衡取舍,硅碳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寿命之间的平衡,将决定其能否成为下一代移动设备的标配电源。